国内信用证福费廷业务实践

国内信用证福费廷业务基础设施与报文优化路径

来源: 《中国外汇》2025年第6期 作者:钱文婷 编辑:韩英彤
实现国内信用证福费廷业务的高质量发展,既需要电子信用证信息交换系统及福费廷子系统等“硬设施”的不断升级,也离不开报文标准、操作规范等“软规则”的同步完善。

国内信用证福费廷业务凭借风险低、流动性高的特点,成为银行服务实体经济、优化信贷结构的重要工具。截至2024年末,国内信用证年开证量已突破4万亿元,福费廷二级市场交易规模也同步攀升。随着业务量激增,国内信用证福费廷基础设施的完善性、报文标准的统一性等问题逐渐凸显,成为制约该业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笔者结合当前实践痛点与应用案例,探讨国内信用证福费廷业务基础设施及报文的优化路径,并提出建议。

 

多系统并行下的基础设施协同挑战

国内信用证福费廷业务的发展离不开金融基础设施的支撑。概括来说,国内信用证福费廷业务依托三大核心系统支撑,但系统间协同不足将导致操作效率较低。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