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金融支持跨境电商发展现状及举措
在世界经济缓慢复苏背景下,跨境电商凭借强劲的市场活力和增长韧性,成为应对外部不确定性的有力支撑。广东省跨境电商进出口约占全国1/3,是跨境电商企业的重要聚焦地。近年来,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新业态、新模式,已经成为推动广东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与此同时,全球贸易环境愈发充满不确定性,主要经济体针对跨境电商的贸易规则日渐严苛,跨境物流成本高企等,也给跨境电商发展带来压力。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广东省分局(以下简称外汇局广东省分局)积极探索高水平开放与高质量发展的深度融合举措,通过强化政策指引、简化业务流程、提供信用支持等一系列措施,持续优化、便利跨境电商等新业态资金结算,支持广东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
跨境电商发展面临“税”“费”“险”等风险挑战
首先,跨境电商受国际税务监管趋严等影响,低价销售优势减弱。随着跨境电商井喷式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加强了对跨境电商税收的规范监管。欧盟作为我国跨境电商出口的重要市场,在2021年7月进行了跨境电商增值税改革,废除了欧盟原有增值税制度中的低价值货物(低于22欧元)免税制度,明确规定跨境电商平台需履行代扣代缴增值税的义务。2025年2月,欧盟委员会又宣布将加强对低成本电子商务的监管审查,取消150欧元以下低价值包裹的关税豁免。2025年2月1日美国也宣布取消800美元以下的小额货物关税豁免,但短暂实施数日后又暂停实施,具体实施时间尚未公布。广州是全球“小额豁免”的货物枢纽,据悉2024年进入欧盟的电商包裹每天多达1200万件,其中90%来自我国,很多产品由拼多多海外版(Temu)和希音(Shein)销售。主要国际市场跨境电商税务合规要求叠加中美经贸摩擦等影响,进一步增加了跨境电商企业的运营成本,部分卖家企业需自行承担税赋或提高标价转嫁关税成本,原本的产品低价优势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