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国际金融热点

冷静看待“去美元化”热潮

来源: 《中国外汇》2024年第1期 作者:熊婉婷 吴立元 编辑:孙艳芳
本轮“去美元化”热潮的出现反映出国际社会正在对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进行修正。“去美元化”有持续动能,但将是一个波动反复的长期过程。

2023年以来,“去美元化”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去美元化”的Google搜索指数创下2004年有数据以来最高。自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来,美元一直是国际货币体系中具有主导性地位的货币,在国际贸易和金融交易中被广泛使用。“去美元化”指的是各国减少对美元依赖的过程,包括将其作为储备货币、交易媒介和计价单位的使用,其目的通常是减少美国所出台的宏观经济政策及其所造成的美元币值和流动性变化对本国的经济和金融活动的影响。

本轮“去美元化”热潮的出现反映出国际社会正在对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进行修正,也体现出地缘政治风险加剧背景下国家之间竞争与合作关系正在发生微妙变化。一方面,2022年以来,美联储在高通胀压力下持续加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普遍面临资本外流和本币贬值压力,美元流动性不足问题愈加严峻,促使各国寻求美元以外的替代方案。另一方面,乌克兰危机中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显示出“美元武器化”的倾向,其他经济体为提高自身参与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安全性,在探索和实施本币贸易计价、结算和清算体系方面投入更多努力。

各国“去美元化”的具体行动

从“去美元化”的动机看,出现“去美元化”热潮的国家主要可分为三类。一是因金融制裁被迫“去美元化”的国家,如俄罗斯和伊朗。这些国家目前“去美元化”的实践最为快速彻底,属于实质性“去美元化”。二是致力于推动货币国际化的经济体,如欧盟、日本、印度等。这些经济体具备支持其货币成为重要国际货币的实力,为减少美元使用的国家提供了替代货币选项,是推动国际货币体系走向多元化的主导力量。三是希望摆脱对美元过度依赖的新兴市场国家,如巴西、阿根廷、南非、东盟国家等。这些国家既没有推动本国货币国际化的能力,与美国经济政治联系也较多,其“去美元化”政策更多是一些周期性的操作,政治口号多于实践。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