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债市制度型开放
主要货币国际债发展启示
来源:
《中国外汇》2022年第13期
作者:
编辑:章蔓菁
美元、日元的国际债发展历程表明,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增长是推动国际债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保持对外开放政策的稳定性则有助于实现境内外国际债市场的均衡发展。
中国债券市场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联系紧密,债券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开放的稳步推进,为人民币投融资和储备货币功能的深化打下坚实基础。鉴于以人民币作为计价货币的国际债发行及交易是人民币发挥国际货币功能的重要体现,亦是衡量货币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指标。本文拟梳理和总结美元、日元两大主要货币国际债的发展历史与经验,为人民币国际债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
国际债的定义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定义,国际债是指发行人在所居住国家或地区之外的债券市场发行的债券。只要发行人居住地、发行注册地、法律管辖地点及上市地点等四个条件有一项不在同一国家或地区,就可称为国际债。反之,四个条件都符合条件,则属于国内债。据此,有三种可能的国际债发行:一是一国发行人在境外发债,二是另一国发行人在境内发债,三是另一国发行人在境外发债。至于发行地点、投资者所在地,则不是定义国际债的基本要件。
参考上述定义,欧洲美元债、欧洲日元债是国际债,境外发债人在美国发行的以美元标价的扬基债、在日本发行的以日元标价的武士债,也属国际债。对于人民币,境外发债人在境内银行间市场发行的以人民币标价的熊猫债、境内及境外发债人在中国香港发行的以人民币标价的点心债,可归于人民币国际债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