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中国央行领跑全球疫情应对

来源: 《中国外汇》2020年第7期 作者:管涛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疫情应对已成为当前各国货币政策的核心考量因素。中国货币政策已成为全球疫情应对的领跑者,盯着美联储研判中国央行政策操作已经不再有效。

疫情年初在中国暴发,中国央行迅速行动,进入疫情应对模式。从迄今为止的操作看,中国央行可谓是有章有法、精准施策。在疫情应对的关键时期,货币政策主要是保证市场流动性充裕,重点支持疫情防控;随着疫情得到控制,生产经营活动逐渐恢复,货币政策迅速转向支持企业复产复工。在应对中,中国央行交替使用一揽子政策工具,既有数量工具又有价格手段,拓宽了政策空间;同时,还与其他政策充分协调,以进一步强化政策效果。

总体而言,疫情发展的每个阶段,中国央行基本上均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出台,源源不断地给市场以信心支持。这也是疫情暴发以来,虽然中国是重灾区,但国内资本市场表现却好于海外市场的重要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人民币汇率自去年8月份“破7”之后,市场化程度提高,进一步增强了货币政策的自主性,给了中国央行更大的自信。疫情暴发以来,无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破还是跌破7,均未产生新的恐慌,市场对于汇率弹性扩大的适应性和承受力明显提高,汇率浮动已成为吸收内外部冲击的“减震器”。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