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外汇储备增加并不必然引致货币发行量增大

来源: 《中国外汇》2019年第11期 作者:王国刚 编辑:孙艳芳
在对冲外汇中,中国人民银行并没有投放等额的新增货币,主要是通过存量资金来实现的。这意味着西方经济学教科书理论中所述的三个负面效应失去了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因而难以成为现实。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外汇储备数额的增加,各种担忧风生水起。与此对应,分切外汇储备的建议方案也随之提出。为了厘清其中的一些误解或错觉,笔者提出一孔之见,以期引玉。

问题的提出

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尤其是2005年7月21日,迈出了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步伐以后,中国的国际收支顺差明显扩大,年度对外贸易顺差从2001年的225.5亿美元扩大到2014年的3830.6亿美元。受此影响,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也从2001年年底的2121.65亿美元,快速增加到2014年年底的38430.18亿美元。2015年以后,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中国加大了对外投资的力度,海外资产的数额从2005年的12233亿美元增加到了2018年的73242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资产降低到31680亿美元。2018年,在中美贸易摩擦拉开序幕的背景下,中国的贸易顺差依然达到3517.6亿美元(其中,对美贸易的顺差达到3233.2亿美元);在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大幅下降的背景下,中国实际使用外资达到1349.7亿美元(增长了3%)。

国际收支中的“贸易项”和“资本项”的双顺差,必然引致大量外汇流入中国境内。按照西方经济学教科书的理论,为了应对持续流入的外汇,中国人民银行将被迫发行对应数额的人民币进行对冲,并会由此引致三个负面效应:一是货币政策独立性丧失。在外汇大量且持续流入的条件下,央行需通过增加人民币发行量进行对冲,形成人民币发行与外汇流入(尤其是美元)相挂钩的局面。这种货币投放量受制于流入的外汇数量的情况,会导致货币政策偏离“保持币值稳定”的主方向,货币主权旁落,人民币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货币,也就不可能成为主要的国际货币。正因如此,虽然人民币已经进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SDR)“篮子”,但要维护“入篮”依然堪忧。二是经济过热。在货币投放量受制于外汇流入数量的背景下,过多的人民币投放意味着需求的膨胀,很容易出现投资过热的现象。而投资过热不仅会引致GDP增长率高企,还会引致物价上行(或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上行,进而引致经济过热。三是群体性事件频发。在投资过热、通货膨胀、资产价格上行和经济过热的“恶性”循环中,各种的社会矛盾将累积并被激发,经济问题遂转化为社会问题,甚至可能成为政治问题。运用2006年以后中国经济金融运行的数据和相关现象,似乎也实证了这些理论的逻辑推论。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