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管理专题

践行跨国公司外汇业务主体监管

来源: 《中国外汇》2018年第11期 作者:李新军 编辑:靖立坤
打破业务条线管理界限,探索涉外业务主体监管的模式和方法路径,有利于提高事后监管的质量和效果。

当前,鉴于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业务的账户设置、额度控制、通道设计和资金归集使用模式已突破了业务条线管理的界限,分业务条线的管理模式已越来越不能满足对跨国公司业务的管理需求。鉴此,应探索新的跨国公司业务主体监管模式。

实现主体监管的路径

对跨国公司外汇业务实施主体监管,主要思路是在以往主体监管实践的基础上,打破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业务条线管理的界限,基于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业务载体和现有系统资源,探索涉外业务主体监管模式和方法路径,提高事后监管的质量和效果。

主要路径为:“主体选择→管理信息维护→业务数据采集→监测分析核查→主体业务风险评估和处置”。主体选择体现宏观审慎理念和系统代表性,管理信息维护体现可操作性,业务数据采集体现数据的全面性,监测分析核查体现针对性,风险评估体现合理性,风险处置措施体现差别性。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