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

人民币汇率衍生品合规有道

来源: 《中国外汇》2016年第19期 作者:乐文平 编辑:王莉
把握实需原则,是顺利开展人民币汇率衍生品业务的重要前提。

在人民币汇率制度不断完善的推动下,人民币汇率波动性也在显著提升。持有外币资产、负债的各类经济主体,面临的汇率风险不断扩大,规避汇率风险的需求随之大幅提高。同时,我国人民币汇率衍生品市场的发展不断深化,先后推出了远期结售汇、人民币对外汇掉期、人民币对外汇期权等汇率风险对冲工具。然而面对各类经济主体的诸多汇率对冲需求,作为人民币汇率衍生品经营主体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如何在现行的诸多外汇政策下把握业务实需原则进行合规经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衍生品业务顺利开展的前提。

案例介绍

2014年以来,人民币汇率一改此前单边上行走势,出现了双边大幅波动。银行在宏观审慎的背景下开展人民币汇率衍生品业务,一如既往要认真履行交易真实性审核义务,并更加谨慎地对待客户大额频繁的需求。然而实际情况是,我国外汇业务发展各地区差异较大,作为人民币汇率衍生品的经营主体,各银行分行对业务真实背景把握能力、相关政策理解及执行力度等均存在差异。尤其是西部地区,外汇业务不发达,对人民币汇率衍生品业务的合规经营把握能力较东部地区有差距,再加上少数企业故意利用了这些差距以达到满足个体利益最大化的目的,人民币衍生品经营业务中有瑕疵的案例时有发生。

案例一:2015年初,一家银行某东北分行与某钢铁公司签订一笔大额美元流动贷款协议。为规避汇率风险,该钢铁公司同时与该行叙做了一笔购汇方向的期权组合交易。此后监管机构对上述案例的调查结果显示,期权到期时,该行为客户办理大额美元购汇存入客户专用账户,但该购汇资金滞留专用账户半个月后才用于还款。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