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中国离流动性陷阱有多远
来源:
《中国外汇》2016年第17期
作者:
编辑:孙艳芳
中国当前虽然面临不少挑战,但增长潜力仍要优于日本。如果能加快供给侧改革,则有望避免陷入日本式的流动性陷阱,重拾经济增长动力。
在过去的一年间,我国的M1增速远超M2增速,M1与M2的剪刀差持续扩大,2016年7月达到15.2%,接近2009年底的历史峰值。一般而言,M1较快增长以及M1与M2增速剪刀差扩大,说明企业用于支付结算和投资的活期资金需求增加,企业具有活性,经济形势上行。而当下M1与M2的剪刀差处于如此高位,整体经济形势尤其是民间投资却低迷疲软,与M1走势恰恰相反。这一反常现象引起了市场关注。中国货币政策是否失效、中国是否陷入流动性陷阱的担忧浮上水面。
解构M1于M2各项增速
中国M1与M2增幅剪刀差扩大的背后,是M2增速的递减和M1增速的急遽加速。数据显示:M2的增速为10%—13%,并自2016年呈现减速趋势;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M1的增速从2015年5月的4.7%急遽扩大至2016年6月的24.6%。
央行对M1的定义为:M0(流通中的现金)+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活期存款+农村存款+信用卡类存款;对M2的定义为:M1+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和机关团体定期存款+证券客户保证金+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