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衡

布局“一带一路”价值链合作

来源: 《中国外汇》金融&贸易2016年第1期 作者:赵晋平 许宏强
实现跨境产业布局调整、构建新的区域生产网络,事关中国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战略大局。“一带一路”区域合作将提供重大机遇。

全球价值链是全球最为重要的产业分工合作方式,各方从中获取的利益取决于各自的参与程度和所处位置。中国由于产业技术和出口附加值水平偏低等原因,在全球价值链中尚处于中低端位置,价值回报相对有限。全面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是中国经济提质增效的一项长期任务。“一带一路”区域合作将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重大机遇。

中国全球化获益能力需提升

贸易增加值核算为评估全球价值链参与水平提供了重要方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与中科院计算与应用数学研究院及国家信息中心有关专家组成的“APEC贸易增加值核算的政策含义及对策”课题组测算结果显示,中国的贸易增加值具有以下三个突出特点:一是单位出口的国内贸易增加值含量偏低。2012年,中国每1000美元一般贸易出口的国内增加值含量为792美元,但由于加工贸易单位出口的国内增加值仅有386美元,导致总出口贸易增加值含量下降到640美元的较低水平。二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出口带动的国内贸易增加值较小。中国机械设备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单位出口国内增加值含量明显低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其中,电子计算机、电子视听设备和仪器仪表等单位出口增加值含量仅达到400美元左右,低于平均水平30%至50%。三是中国对主要发达经济体单位出口国内贸易增加值含量远低于其对华出口所获取的增加值。2012年,中国对美国、欧盟和日本单位出口创造的国内增加值仅为589美元、631美元和599美元。从对方单位进口含有其国内增加值为860美元、790美元和760美元,分别高出我国46.0%、25.2%和31.9%。

上述结果表明,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还比较低,参与水平与发达经济体存在较大差距,获取的收益相对有限。当前,中国经济正进入增速换挡、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的关键时期。在全球价值链上的新目标,就是要从附加值和技术含量的低端位置向高端位置移动,在全球生产网络中掌握一定的定价权和控制力,缩小和发达经济体的差距,提高出口的国内增加值,创出效率。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