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美国国债风险的根源与展望
来源:
《中国外汇》2025年第16期
作者:
编辑:张美思
美国财政政策的“易松难紧”特性是美国国债市场风险的根源,与此同时,投资者结构和投资需求变化使得美国国债市场的风险不断累积。
自特朗普第二任期以来,美国国债风险再度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在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之前,其一系列相关政策已经引发了市场对于美债风险的担忧,包括基于特朗普上一任期的减税计划,对其任内美国财政赤字仍将处于高位的预期;特朗普经济政策顾问米兰的“海湖庄园协议”相关报告中提出将高息美债置换为超长期无息美债,实质上构成美债的变相违约;特朗普政府效率部(DOGE)开展的裁员减支计划进展不明确;美国政府债务和财政可持续性风险等。
2025年4月2日,特朗普宣布对贸易伙伴广泛征收“对等关税”,引发市场剧烈震荡。美股大幅下跌,市场风险情绪显著升温。通常而言风险事件会促使资金流入美债市场,但此次却出现资金大规模流出、债券价格下跌、收益率飙升的反常现象。在“对等关税”宣布后的第二周,美国金融市场出现股债汇“三杀”。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快速上涨,从4月初的3.90%上涨至一度突破4.50%,30年期国债收益率则突破5%大关。这种剧烈波动引发了市场对美债传统避险功能的质疑,以及对国际货币体系变革的讨论。2025年5月以来,美债市场仍多有波动。在此背景下,笔者对美国国债市场风险的根源进行剖析,并对其未来进行展望。
美国财政政策“易松难紧”是美国国债市场风险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