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证风险防范
信用证非单据化条款处理及风险防控
来源:
《中国外汇》2025年第16期
作者:
编辑:韩英彤
非单据化条款问题的本质是信用证“单据交易”原则与基础交易“实体履约”要求之间的根本性冲突。在国际贸易实践中,有效防控非单据化条款风险,需依赖信用证交易链条上各方的协同合作。
信用证作为国际贸易结算体系中的核心工具,其单据化和独立性的特点保障了交易的安全与高效。然而,随着贸易结构日趋复杂、监管要求日益严格,实务中非单据化条款广泛出现。这些非单据化条款具有隐蔽性与多样性,容易引发交易纠纷,阻碍收付流程的顺利进行。笔者结合《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600)和实务案例,梳理常见的非单据化条款类型,分析国际惯例与各国法律对非单据化条款的差异化处理方式,并从信用证交易各方角度提出针对性的风险防控建议,旨在为银行、进出口企业提供操作指引,化解非单据化条款的潜在风险,保障贸易结算安全。
非单据化条款与实务冲突
UCP600第14条h款明确规定,如果信用证含有一项条件,但未规定用以表明该条件得到满足的单据,银行将视为未作规定并不予理会。该条款表明了信用证交易的单据化特性,即信用证必须明确凭以承付或议付的单据,强调银行在处理单据过程中,仅凭单证一致、单单一致、单内一致来决定付款责任,不介入基础交易的履约审查,也不承担核实非单据化条款履行情况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