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汇》2025年第16期

总第526期 2025年08月15日出版

“十五五”规划展望
专栏
  • 如何评价美国《大而美法案》 免费

    [沈建光]

    《大而美法案》将进一步增加美国财政赤字,综合来看,这一法案对美国宏观经济的作用可能弊大于利。

  • 浅谈居民对外证券投资的行为特征

    [谢亚轩]

    从国际经验看,居民对外证券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和人均收入水平正相关;随着证券投资项下的对外开放,证券投资项下国际资本呈现双向流动态势;此外,居民增配海外资产的机构化特征明显。

商业
  • 加强外汇合规管理 守护企业扬帆远航 免费

    [江小照 徐彩霞]

    随着企业国际化经营纵深发展,跨境业务将面临多法域、差异化的外汇监管环境,建立健全自主可控的外汇合规管理体系,成为中资跨国公司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选择。

理论探讨与争鸣
  • 资产代币化:第三代互联网时代的金融新范式 免费

    [殷剑峰 张旸]

    在虚拟数字世界和现实物理世界融合扩张的新大航海时代,资产代币化能够无限接近于创造各种原子化的阿罗—德布鲁证券,是迈向完备市场的更为重大的金融创新...

信用证风险防范
  • 信用证议付与欺诈风险探析

    [李永宏]

    信用证项下的议付并非如很多银行普遍认为的所谓“低风险业务”,一旦出现欺诈纠纷,议付行往往可能承担意想不到的风险。银行业务人员应树立“低风险业务风险不低”的理念,合理审慎做好合规审查,有效防范议付风险。

  • 银行寄单纠纷法院判例分析及风险防范

    [臧玉晶 李娅丹]

    近年来国际政治形势持续动荡,快递延误、损毁甚至遗失的情况并不罕见。为此,银行应充分重视代客寄单可能产生的法律风险,全面梳理相关制度与流程,完善风险防范工作。

  • 信用证非单据化条款处理及风险防控

    [胡莹 胡笑琳]

    非单据化条款问题的本质是信用证“单据交易”原则与基础交易“实体履约”要求之间的根本性冲突。在国际贸易实践中,有效防控非单据化条款风险,需依赖信用证交易链条上各方的协同合作。

  • 信用证软条款应对之策

    [张晨辰]

    开证行在审核开证申请书时,应依照UCP600第4条b款规定,劝说申请人勿将基础合同、形式发票等文件作为信用证组成部分以及简单照搬合同条款。

金融观察
  • 辩证看待内保外贷“交叉违约”条款

    [王凡 朱玉庚]

    为避免交叉违约条款可能引发内保外贷履约的风险,境内担保银行应在贷前调查、贷中审查和贷后管理全流程加强对内保外贷业务的风险管控。

  • 加快人工智能大模型与银行业深度融合

    [党军]

    通过AI大模型技术的应用,银行业将迎来革命性的变革。为充分利用这一机遇,银行需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优化服务效率,提升客户体验,并强化风险管理。

浙银汇萃
中银视界
  • 对信用证下电放提单的思考

    [吴丹]

    为了更好地保护交易双方利益,避免信用证条款存在歧义导致纠纷,银行应提前了解客户拟选择的承运人,结合承运人惯常出具电放提单模式,尽量详尽和单据化地规定电放提单条款。

  • 对服务贸易项下信用证结算的建议

    [李鲁锋]

    采用信用证方式进行服务贸易项下结算,开证行应注意核实真实贸易背景,并在信用证条款拟定和单据要求上表述清楚明了,尽量避免出现“提交即接受”的类似条款,做到风险可控。

市场
随笔
  • 世界是个草台班子吗

    [程实]

    世界并非正在失序。相反,在看似偶然和脆弱的表象之下,经济和社会运行的底层逻辑正在变得更加科学、有层次和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