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粒就是陈粒
闲暇时我喜欢看一些游戏玩家的直播,最近我发现很多人喜欢在直播间里点陈粒的歌,同时弹幕上会反复出现一些流行的“梗”,例如,“还得是陈粒”,“不是王菲,不是莫文蔚,陈粒就是陈粒”。陈粒是出生于1990年的中国内地唱作音乐人。某个瞬间,我突然意识到,在这些直播间里听到陈粒的名字的频率和概率,已经远远大于王菲和莫文蔚。所谓代沟,就是这样生动、突然地出现在现实之中,展现出时间连续但时代断裂的哲学质感。
我一直以为自己不会和年轻人有代沟,但仔细想来,写了近十年的中国民谣,几十首歌,没有一首是陈粒的。实际上,我的网易云音乐个人收藏里,很多年前就躺着陈粒的好几首代表作,《走马》《奇妙能力歌》《小半》等等。之所以一直没写,是因为没找到切入点。陈粒的歌,没有一点世俗感,也听不出“理想很远、民谣很穷”的味道,所以对我这个投行经济学家而言,喜欢归喜欢,写起来就有点难。
陈粒的风格,听上去和很多人有点像,但其实和谁都不怎么像。陈粒很叛逆,她明明算是民谣歌手,却亲自给自己打上“反民谣”的标签。陈粒一开口,有点烟嗓,有点空灵,所以很多人联想到王菲,就像王菲刚出道时让人联想到小红莓主唱桃乐丝一样,但陈粒和王菲的曲风差异,就和王菲和小红莓的差异一样大。陈粒创作的民谣,歌词跳跃,短句成行,不像民谣那么接地气,也不像摇滚那么有破坏力。陈粒创作的主题,儿女情长的部分,带点抽刀断水的干脆,家长里短的部分,又带点天马行空的抽象。所有这些元素组合在一起,让陈粒本身就构成了一个独一无二的音乐符号。
这个音乐符号,其实也饱含了陈粒所属这个时代的种种隐喻。这个时代是晦涩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打破所有的规则定式,罕有绝对的错误,却遍布模糊的正确,陈粒的空灵则具有一种击破晦涩的穿透力;这个时代是沉闷的,许多有形或无形的藩篱在压抑人们欲望的释放和满足,陈粒的叛逆则具有一种冲出困局的感染力;这个时代是跳跃的,人工智能和社会折叠的双向加速悄然将人类命运导向不确定的象限,陈粒的浅吟低唱则带来一种去繁就简的抚慰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