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银汇萃

商业银行出口跨境电商结算服务反洗钱实践与思考

来源: 《中国外汇》2025年第12期 作者:刘婷 解征通 李新建 编辑:白琳
跨境电商结算服务对商业银行反洗钱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银行在实践中针对商户准入尽职调查、交易核查等采取相应措施,但还存在贸易背景调查难度较大、资料获取成本高等难点。

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市场处于快速增长态势,跨境收款规模也不断扩大。2019年4月29日发布的《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印发〈支付机构外汇业务管理办法〉的通知》(汇发〔2019〕13号),明确商业银行可以开展跨境电商外汇业务。基于相关政策,商业银行直接对接亚马逊(Amazon)等大型跨境电商平台,作为平台商户的收款银行为平台提供结售汇等金融服务。各家主流商业银行积极响应政策,丰富跨境电商服务场景,不断完善线上系统,为出口跨境电子商务经营者提供在线境外收款、清算、结汇、国际收支申报等一站式服务。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跨境电商结算服务及反洗钱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银行出口跨境电商结算服务特点与模式

出口跨境电商经营者(以下简称商户)包含境内机构和境内个人。我国跨境电商金融服务市场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业务高度集中于支付机构。由于历史原因,商户主要通过具有跨境电商业务经营资质的支付公司开展收款及相关业务。二是商业银行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具备业务资质的各家商业银行所提供的金融服务差异不大,更多侧重于结算业务,对接的平台多数为亚马逊北美站点,结算币种相对较为单一。总体而言,各家商业银行跨境电商服务均处于起步探索阶段。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