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岸金融实践

境外机构境内账户服务创新

来源: 《中国外汇》2025年第12期 作者:李畅 郑静 编辑:韩英彤
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国内银行主动对接“走出去”企业,强化基于NRA账户的服务供给,是银行更好支持中国企业参与国际产能合作与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

随着“走出去”战略的深入推进,我国企业海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对跨境金融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商务部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11592.7亿元,同比增长11.3%,其中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10244.5亿元,同比增长11.7%,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实现平稳发展。境外机构境内账户(NRA)作为境内银行直接为境外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最重要的载体之一,不断延伸拓展NRA账户的结算及投融资功能,对于服务“走出去”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NRA账户对“走出去”企业的现实意义

NRA账户,本质为境外机构在境内银行开立的账户,受我国法律法规及监管政策的约束。相比于离岸账户(OSA)、自由贸易(FT)账户,NRA账户的开户银行更广泛,本外币账户功能更加完善健全,是境内银行服务境外企业最直接有效的账户载体之一。“走出去”企业选择在境外直接开户常面临当地外汇管制、资金使用限制、融资渠道不畅及法律文化差异等挑战,NRA账户可有效规避上述难题,成为企业境外账户的有力补充和优势选择。境内银行依托NRA账户为“走出去”企业提供综合化的跨境金融服务,在构建新发展格局、活跃本地金融市场、为实体企业国际化战略创造价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不断推进,企业“走出去”势头旺盛,交易规模不断增加,NRA账户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提升。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