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岸金融实践
对离岸银行发展人民币业务的思考
来源:
《中国外汇》2025年第12期
作者:
编辑:韩英彤
离岸银行开展人民币业务,可紧密对接相关的贸易、实业等市场参与主体,满足其境外人民币实际金融需求,并基于离在岸、本外币一体化服务实践,积极配合对全球人民币利率定价、跨境清算标准等规则输出。
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WTO)后,经济深度融入全球化进程,离岸银行业务作为连接境内外市场的重要金融工具,为我国“走出去”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相应的金融延伸服务,同时也为国内银行提供了一条低成本进入国际金融市场的有效途径,为我国金融改革和对外开放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开辟了一条间接利用外资的重要渠道。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四家商业银行具有离岸银行业务经营资格。离岸银行业务“内外分离、分账核算”的经营模式既保证了可以充分参照国际惯例为企业提供海外金融服务,又防止了对境内经济、金融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离岸银行业务优势
一是充分发挥离岸银行账户境内服务海外优势,帮助中资企业安全、高效地管控海外资金。离岸账户(OSA)作为在境内开立的海外账户,可规避企业子公司所在国家和地区国别风险,确保资金安全,其“无因汇划交易”便利性特点更方便集团资金总部在境内灵活调拨海外资金,在近年外部金融市场波动和地缘政治风险加大的环境下,有效解决企业“出海”过程中海外资金管理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