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利率环境的应变之策

低利率政策:日本经验与启示

来源: 《中国外汇》2025年第12期 作者:汪川 编辑:白琳
日本近三十年的低利率时期基本上与其经济的“失去期”同步,低利率政策虽然有效刺激了内需,但不能解决日本经济的深层次结构性问题,其经验得失值得借鉴。

日本的低利率时期维持近三十年,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经济衰退是日本保持长期低利率的直接诱因,其国内金融扭曲和储蓄率过高、自然利率下行以及长期的低通胀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环境都导致日本利率不断下探,最终陷入流动性陷阱。总的来看,日本在宏观调控和货币政策方面的得失具有借鉴价值:当遇到负面冲击时,要坚定地维持低利率政策,并通过低利率的环境降低政府债务负担,扩大积极财政政策的空间;与此同时,也应避免低利率政策的长期化,防止货币政策陷入流动性陷阱,并通过结构性改革为经济注入增长动力。

 

日本低利率时期的表现

回顾日本低利率政策的进程,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受日本经济增速下滑影响,日本央行屡次调低政策利率。从1995年9月开始,日本央行将再贴现利率调低至0.5%,受此影响,日本银行间市场无担保拆借利率开始低于1%,到2002年3月更是达到0.001%。2016年后,日本央行开始实行负利率货币政策。2016年2月,日本央行将互补性存款便利利率设定为-0.1%,银行间市场利率随之降至-0.05%,此后长期保持负利率,直到2024年3月回到正利率区间(见图1)。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