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市场

日本经济长期停滞对外汇市场的影响及启示

来源: 《中国外汇》2025年第3期 作者:国家外汇管理局重庆市分局课题组

【内容摘要】本文对日本经济长期停滞进行动态演进、分阶段研究,系统梳理日本经济长期停滞对外汇市场的理论与实践影响,总结日本外汇市场在此期间整体表现稳定的原因、机制及启示,提出完善外汇市场管理的建议。经验性结论包括:外汇市场具有应对经济长期停滞的内在韧性与潜在风险,顺差项目接续转换是外汇市场保持稳健运行的关键。建议加强涉外经济发展政策协调,及时识别、应对长期风险演变,深入推进开放发展,构建正向强化长效机制,夯实外汇市场稳健运行基础,支持涉外经济与外汇市场协同发展、相互促进。

【关键词】经济增长外汇市场风险管理

 

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破灭后出现经济长期停滞,并衍生出通货紧缩、超低利率等一系列现象,被称为“失落的二十年”。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经济增长停滞现象开始在全球蔓延,引发了各界讨论。关于经济长期停滞,辜朝明(2009)提出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认为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导致资产缩水,企业经营目标转为负债最小化,导致货币需求不足、经济长期停滞。克鲁格曼(1998)认为,流动性陷阱导致日本经济长期停滞。Kawai(2013)认为,政策应对失当是经济长期停滞的成因。E.Barry(2015)认为,人口老龄化与通缩叠加导致了经济长期停滞。Ito(2016)提出,满足实际产出低于潜在产出、自然利率为负且低于实际利率、名义政策利率等于或接近零、长期通缩等4个特征即表明出现了经济长期停滞。关于经济长期停滞的影响,Naoyuki(2017)认为,日本通缩增加了债务负担,使得投资意愿降低,从而对企业设立、风险承担产生不利影响。Hiroshi(2017)认为,长期的经济停滞对日本货币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量化宽松、收益率曲线控制、负利率非常规货币政策,导致相关变量共振。Summers(2016)从理论上分析了经济长期停滞,并警告美国离“经济停滞”只差一场“深度衰退”。Kawai(2013)和Ito(2016)指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欧美甚至部分新兴经济体也出现了增长停滞与低通胀。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