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试验区十年
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来源:
《中国外汇》2023年第15期
作者:
编辑:孙艳芳
综合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港的性质,再回归到我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这个核心任务上,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重点在于探索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中提出: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自2013年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设立以来,自贸试验区已走过了十个年头。其间,国务院先后批复设立6批自贸试验区,其中包括2018年设立的海南自由贸易港。目前,自贸试验区覆盖21个省,形成了东中西协同、陆海统筹的“雁阵”格局。各自贸试验区结合自身资源禀赋,服务国家战略,形成了一批又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我国自贸试验区取得的成效评估
国家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各自贸试验区共计推出3400多项改革举措,并向全国及特定区域复制推广270多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以国务院发函等方式集中复制推广的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共六批合计143项,充分发挥了自贸试验区的示范引领作用。2022年,我国自贸试验区实现进出口总额7.5万亿元,同比增长14.5%,占全国总额的17.8%,其中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863.4亿元,同比增长53.2%。自贸试验区为稳外资、稳外贸以及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从改革试点的领域来看,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成果主要集中在投资自由化、贸易便利化、金融改革创新等几个重点领域。最具影响力、含金量最高的几项制度创新成果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