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试验区十年

上海自贸试验区 积极发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桥头堡作用

来源: 《中国外汇》2023年第15期 作者:赵晓雷 编辑:孙艳芳
上海自贸试验区通过强化对“一带一路”沿线的投资和贸易、设立“一带一路”技术交流国际合作中心、成立“一带一路”检验检测认证诚信服务平台等方式...

201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回应。“一带一路”与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的最大契合点是开放合作。“一带一路”倡议是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性公共产品,其主旨是推进国际间、地区间经济互联互通务实合作。自贸试验区是国家战略,通过主动开放、主动试验,率先建立同国际投资和贸易规则相衔接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营商环境,践行自由开放、合作共赢的国际经贸合作和经济全球化新秩序。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年来,全国各地自贸试验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建立多领域开放合作机制,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探索政策支持体系,加强贸易、投资、金融、执法、人文等方面的交流合作,积极发挥对“一带一路”建设的服务功能。与此同时,通过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有效融合,各地自贸试验区也赢得了新的开放空间与发展机遇,优化了国家开放战略的空间结构,提升了自贸试验区扩大开放、深化改革的平台功能。

2017年3月,国务院《全面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要求:自贸试验区要创新合作发展模式,成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市场主体走出去的桥头堡;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有机结合,创新经贸投资合作、产业核心技术研发、国际化融资模式,探索搭建“一带一路”开放合作新平台,建设服务“一带一路”的市场要素资源配置功能枢纽,发挥自贸试验区在服务“一带一路”战略中的辐射带动作用。在上海自贸试验区设立十周年之际,进一步梳理研判上海自贸试验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实践及未来进一步融合方向,有助于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上海自贸试验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实践及特点

上海自贸试验区强化对“一带一路”沿线的投资和贸易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