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观察

对当前人民币国际化的若干思考

来源: 《中国外汇》2023年第9期 作者:孙杰 编辑:韩英彤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不能急功近利,意欲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坚持尊重市场规律,循序渐进,久久为功。要保证人民币国际化行稳致远,有能力应对各种可能的风险。

人民币国际化作为一种历史趋势,注定是一个波动发展的进程。这不仅表现为发展速度的起伏,也体现为发展动力的转换。伴随着这些变化,人民币国际化在不同阶段也会相应面临不同的问题和挑战。

人民币跨境结算只是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一步

在过去十多年中,人民币国际化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的国际大环境下,中国经济、对外贸易和国际投资高速发展的必然。但是在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和新冠疫情冲击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后,人民币国际化的驱动力出现了一定变化。美联储从2022年开始的激进加息令不少国家不堪其扰,本币贬值、偿债成本上升、资本外流。更重要的是,美国在乌克兰危机中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变成金融制裁的手段,改变了国际货币体系及其基础设施的公共产品属性。在这种情况下,多国央行纷纷通过减持美债,推动双边货币协议,探索新的国际清算系统,努力实现外汇储备资产多元化,同时拓展结算货币的多元化,以改变对美元的过度依赖。人民币国际化由此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驱动,并面临一些新的挑战。

近年来,人民币的跨境结算功能不断增强,顺应了不少国家降低对美元过度依赖的诉求。其中,比较令人关注的是在2022年7月,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首次使用人民币结算与中国的铁矿石贸易,使得人民币跨境结算进入大宗商品领域,而此前大宗商品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额在货物贸易跨境人民币结算额中所占比例一直非常有限。2023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与巴西中央银行签署在巴西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合作备忘录。中国是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巴西则是拉丁美洲最大的经济体。因此,中国与巴西达成本币结算协议可以看成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大动作之一。3月,中海油与法国道达尔公司在上海使用人民币完成了液化天然气交易,这是中国首次与西方国家在油气能源领域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结算。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