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章 卷首语

《中国外汇》创刊30年 与外汇管理事业共发展

来源: 《中国外汇》2023年第9期 作者:陈之为

岁月匆匆,伴随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2023年《中国外汇》迎来创刊30周年。30年,岁月芳华,作为国家外汇管理局主管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期刊,《中国外汇》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办刊导向和价值取向,守正创新、锐意进取,与我国外汇管理事业共成长、同进步、齐发展。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1993年。在经过1991—1992两年时间的试刊后,沐浴着改革的春风,《中国外汇管理》(《中国外汇》前身)于1993年正式创刊(季刊)。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为创刊题词:扩大对外开放、增强综合国力;时任央行行长李贵鲜为创刊题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讨新形势下的外汇管理工作,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带着光荣的职责与使命,在创刊初期《中国外汇管理》始终致力于成为宣传我国外汇管理政策、沟通外汇管理信息的重要窗口。

杂志创刊不久,就迎来1994年1月1日外汇管理体制的重大历史性改革:取消外汇留成和上缴制度,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度,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建立全国统一规范的外汇市场。我们以专栏、专稿、特约评论员文章等形式对此进行持续大篇幅报道,并于同年举办了“94外汇体制改革论坛”,对外汇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更广范围的探讨。

1995年1月,《中国外汇管理》升级为双月刊。我们敏锐地认识到,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上的改革举措,初步确立了适合我国国情、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外汇管理制度框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迫切需要更多地宣传、探讨和交流外汇管理改革与发展问题,季刊改成双月刊是大势所趋。1996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又有新突破:取消所有经常性国际支付和转移的限制,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杂志连续五期对此项重大事件进行报道,专题有国外经验借鉴、在可兑换进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的发展历程和意义等。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杂志第一时间开辟“东南亚货币危机纵横谈”专栏,邀请专家学者探讨危机产生的原因、发展过程、本质和建议。为防止危机进一步蔓延,我国做出人民币不贬值的承诺,并于1998年重点加强对逃汇骗汇等违法违规资本流动的管理和打击,成功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杂志对此及时组织专题进行报道。

1999年1月,《中国外汇管理》进一步升级为月刊。经过六年的发展,《中国外汇管理》在记录、见证外汇管理体制向市场调节成功转变的同时,也日益成熟,受到越来越多读者朋友的认可与肯定,杂志年发行量从创刊初期的1千多份到1999年突破3万份。与此同时,我国正在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进行着艰苦的谈判,这是中国融入世界发展的重要窗口和大门,也将对外汇管理体制的市场化改革产生深远影响。依托上述有力条件和机遇,《中国外汇管理》在1999年1月进一步升级为月刊,并在当年组织专题、专栏、研讨会、论坛等,分析加入WTO的挑战和机遇,提出相关的建议和对策。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后,又组织WTO专题,从加入WTO与经常项目管理、资本项目管理、外汇法规,银行与企业的互动、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此后,我国以市场调节为主的外汇管理体制得到进一步完善。杂志以特稿、专题、专栏、专访等多种形式报道了2002年建立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QFII),2005年7月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2006年的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制度(QDII),200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修订等一系列外汇管理重大改革与变化。回首改为月刊之后的日子,杂志的站位更高、视野更宽、内容更深,在策划、组织、编辑、刊发等各环节坚持严把关、高产出,受到更多媒体同行的肯定与认可。2003年、2005年《中国外汇管理》分别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成为中国重点期刊方阵的一员。

2006年1月,《中国外汇管理》顺应外汇管理理念变化更名为《中国外汇》。加入WTO以来,我国积极融入全球经济发展,国际收支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呈现持续大额顺差,使得我国资源禀赋格局和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深刻转变。200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影响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主要矛盾已由过去的外汇短缺转为贸易顺差过大和外汇储备增加过快。外汇管理的理念逐渐从“宽进严出”转向均衡管理。杂志更名是新世纪以来我国涉外经济发展取得成就的反映,顺应了我国外汇管理理念的转变,意味着下一步的办刊内容将逐步褪去“管理”色彩。

2008年1月,《中国外汇》再次改版为半月刊。此时,美国次贷危机愈演愈烈,国际金融市场陷入剧烈动荡。我国经济发展外部环境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外汇管理政策也面临新的挑战与压力,做好外汇管理宣传工作尤为重要。凭借创刊15年的深耕市场经验与底气,《中国外汇》于2008年1月改版为半月刊,以更短周期、更高频率、更快速度密切跟踪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加大外汇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杂志全面报道了次贷危机对我影响及应对、外汇领域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金融市场双向开放、“一带一路”资金平台搭建、外商直接投资基本可兑换、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等等的一次次重大改革和变化。与此同时,我们积极适应媒体发展新趋势,2010年推出《中国外汇》电子杂志,2011年推出《中国外汇》英文版(试刊,2018年正式创刊),2013年上线《中国外汇》微信公众号,2014年上线《中国外汇》APP。这一阶段,《中国外汇》在市场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步入了黄金发展期。犹记得在2012年《中国外汇》200期座谈会上,时任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表示:“作为杂志的忠实读者,我很早就关注《中国外汇》,把他作为研究中国外汇管理的窗口、收集外汇数据资料的平台。”2017年,《中国外汇》再次受到业界的肯定,被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为第三届全国“百强报刊”。

2019年是《中国外汇》发展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当年3月,经中编办批准,中国外汇管理杂志社更名为国家外汇管理局外汇研究中心,开启了《中国外汇》发展的新阶段。四年来,我们立足新平台、找准新定位、积蓄新优势,以学术为引领,聚焦经济金融重大问题和外汇局中心工作,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办刊导向和价值取向,在《中国外汇》组织了外汇管理改革40周年、外汇这十年、外汇市场韧性、新时代的金融高水平开放、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50周年、亚洲金融危机25周年、金融制裁与反制裁等重大节点和重要事件的专题。2023年3月再传捷报,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正式发布2022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经济学·金融期刊榜,《中国外汇》与《国际金融研究》《中国金融》等16本刊物被评为核心期刊。

回望这30年,硕果累累、成绩斐然,离不开国家外汇管理局历届领导的关心和指导,离不开广大读者朋友的认可与厚爱,离不开众多专家作者的付出和支持。值此之际,我们谨向所有关心支持《中国外汇》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30年的成绩已是过往,新时代再出发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将继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对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要求,总结《中国外汇》30年特别是近4年转型发展经验,坚持专业办刊、特色办刊,依托研究和宣传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优势,将《中国外汇》办成特色鲜明、独家独到、在金融外汇领域具有卓越影响力的专业性刊物,以此为纽带打造融合微信、微博、网站于一体的全媒体研究宣传平台,更好地履行《中国外汇》的职责使命,更好地服务党中央的部署和外汇局的中心工作!

作者系国家外汇管理局外汇研究中心总编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