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视界

LIBOR改革对企业外币贸易融资业务的影响

来源: 《中国外汇》2021年第18期 作者:程娇 石彦欣 编辑:韩英彤
企业应积极关注主要国家和地区的LIBOR改革进展,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外币贸易融资所受到的影响进行量化分析,进而制定有序详尽的应对计划,以保证基准利率切换平稳过渡。

LIBOR是伦敦银行间市场提供的短期同业拆借利率,是目前全球贷款方普遍参考的利率。由于拆借无需担保,LIBOR反映的是无风险利率和银行借款的信用风险溢价、期限溢价的总和。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多家金融机构被曝出操控LIBOR的丑闻。此后,用基于真实市场成交的新无风险利率取代LIBOR,成为全球特别是美国力推的一项改革措施。金融危机后,全球主要央行开始实施量化宽松政策,银行体系内流动性相对充裕,同业资金拆借需求降低,以LIBOR为参考利率定价的银行间拆借交易量急剧萎缩。这进一步加快了全球由LIBOR向新基准利率转换的步伐,LIBOR被取代已是不可逆转。

LIBOR改革的主要内容

LIBOR改革对全球的金融机构是一项重大的挑战,需要进行大量业务、技术方面的准备。对于企业来说,LIBOR改革更是关系到企业资产负债管理等重要问题。

LIBOR的退出时间。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2017年7月宣布,2021年之后不再强制要求LIBOR报价行进行报价。这标志着LIBOR退出已进入倒计时。2021年3月5日,FCA正式公布LIBOR的退市安排:7天及2个月期限美元LIBOR、日元、英镑、欧元、瑞郎LIBOR,均于2021年12月31日后停止报价;隔夜、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美元LIBOR的报价延迟至2023年6月30日。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