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一带一路
丝元投资初创回顾:以产能合作促互利共赢
来源:
《中国外汇》2021年第13期
作者:
编辑:王亚亚
丝元投资因地因时因项目制宜,在风险可控制、财务可持续的前提下,努力配合产业链和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融资需求,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
改革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习近平主席指出,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实践平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从我国改革开放和长远发展出发提出来的,也符合中华民族历来秉持的天下大同理念。而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2015年5月,李克强总理在中国-巴西工商峰会上提出,以产能合作为突破口,推动中拉合作转型升级,打造中拉合作升级版,并宣布设立总额为300亿美元的中拉产能合作专项基金。2015年6月,中拉产能合作基金(下称“中拉产能基金”)正式成立,中拉产能基金围绕物流、电力、信息三大通道建设,聚焦于制造业、高新技术、基础设施、能源矿产、农业、金融合作和清洁能源等领域,支持我国产业优势与拉美国家需求相结合。
2015年12月,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的约翰内斯堡峰会上宣布,设立首批资金100亿美元的中非产能合作基金,重点投资于非洲地区,服务于非洲“三网一化”(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区域航空网、工业化)建设。2016年1月,中非产能合作基金(下称“中非产能基金”)正式成立。
两支基金设立以来,秉持以市场化方式服务国家战略的宗旨,在各自的投资地域奋力开拓,辛苦耕耘,以股权投资为主,灵活运用债权、可转债、子基金和贷款等多种投融资方式,按照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原则运作,帮助国内的优质产能走向拉美和非洲的制造业、高新技术、农业、能源矿产、基础设施和金融合作等重点领域,与当地需求相融合。通过商业化运作,两支基金在服务国家战略大局的同时,促进中拉、中非合作,为改善当地经济和民生贡献力量。为更好地服务共建“一带一路”,2019年年初,丝元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丝元投资”)成立,对中拉、中非产能基金实施集中统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