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管理实践

防范虚拟货币“挖矿”业务风险

来源: 《中国外汇》2021年第11期 作者:张宗刚 支纯 编辑:吴梦晗

2021年以来,贵州省服务贸易跨境收入快速增长,其中一半以上的收入名目为“计算机服务”。通过进一步监测、核查、座谈,管理部门了解到,服务贸易跨境收入的快速增长主要来自于向境外提供虚拟货币“挖矿”算力服务的数家辖内企业。本文以贵州计算机服务收汇情况为切入点,结合近期虚拟货币行情态势,梳理了境内企业挖矿业务模式、特征和衍生风险,并就其管理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市场行情引发“挖矿”浪潮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以美联储为代表的各国央行纷纷推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在缓解经济下行压力的同时,也催生了各类资产价格泡沫。虚拟货币更是走出一轮单边上扬行情。最有代表性的是比特币,其上涨行情自2020年3月份开始启动,从4000美元左右接连突破1万、2万、3万多个整数关口;2021年以来,更是高歌猛进最高突破6.4万美元。以太坊、狗狗币等虚拟货币价格随之扶摇直上,其中狗狗币近一年以来已暴涨逾180倍。高涨的市场情绪吸引各路资金大量入场,虚拟货币的“挖矿”行业随之大范围兴起。

贵州计算机服务收汇激增与虚拟货币行情高度吻合。贵州省“计算机服务”跨境收入自2020年四季度开始快速增长,当年计算机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8倍。2021年以来更有加速增长之势,一季度“计算机服务”跨境收入同比增长2.4倍,在全省服务贸易收入中占比过半。通过进一步调研、核查发现,辖内数家企业通过为境外虚拟货币“挖矿”提供算力服务而获得高额收入。企业表示,并未直接参与比特币交易,其提供的算力服务仅为“挖矿”的中间环节。辖内计算机算力跨境收入在2018—2019年间零星出现,2020年开始明显放量,随后呈现急剧增长态势,与本轮虚拟货币单边上扬行情高度吻合。从相关企业交易看,单笔交易金额主要介于50万美元至300万美元之间,境外交易对手主要集中在美国。通过互联网查询,个别境外交易对手有明确的加密货币业务。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