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资本流动管理

深入推进跨境资本流动本外币协同管理

来源: 《中国外汇》2021年第11期 作者:曹姝贤 陈吟野 胡俊伟 编辑:章蔓菁
未来,可从推进具体业务政策协同、优化事中事后监管工作机制、丰富本外币一体化宏观审慎管理手段等方面,深入推进跨境资本流动本外币协同管理。

伴随着资本项目可兑换和人民币国际化的持续推进,加强本外币协同管理、防范跨境资本流动风险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在相关部门的共同推进下,本外币协同管理成效明显,但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为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对外开放新格局,切实防范跨境资本流动风险,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未来应继续探索加强跨境资本流动中的本外币协同管理,推动本外币管理政策差异不断缩小,最终趋于一致。

跨境资本流动本外币协同管理的现状

近年来,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人民银行和外汇局大力推进本外币协同管理,拉平政策差异,加大对跨境资本流动的本外币一体化监测。目前,本外币协同管理成效明显,包括全口径跨境融资、境外放款、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等在内的多类业务,已初步实现了本外币一体化管理。但也需要看到,由于监管目标、业务系统以及部分业务管理口径上存在差异,跨境资本流动的本外币协同管理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一是管理目标各有侧重。外汇管理的目标主要在于促进国际收支平衡,防范跨境资本流动风险;而跨境人民币的管理目标更侧重于在防范业务风险的前提下,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稳步推动人民币结算规模和结算占比的提升。管理目标的不同在特定阶段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但客观上也对本外币管理政策的同步造成了一定影响。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