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十四五”时期我国国际收支趋势预判
来源:
《中国外汇》2021年第5期
作者:
编辑:孙艳芳
“十四五”时期,如果央行坚持汇率政策中性,国际收支必将是经常账户与资本账户差额互为镜像,国际收支自主平衡有望进一步巩固。
2020年10月底,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要积极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本文拟就“十四五”时期我国国际收支如何演绎进行探讨。
“十三五”时期我国国际收支经历了从“双顺差”到自主平衡的惊险一跃
新世纪以来至2013年前,除2012年出现了少量资本净流出外,我国各年国际收支都是经常账户与资本账户“双顺差”(若非特指,本文均指含净误差与遗漏的资本账户差额,下同);直到“十二五”后半期,从2014年起,转为资本账户持续净流出。2015和2016年,资本账户每年净流出6000多亿美元,超过同期经常账户盈余,导致交易引起的(即剔除汇率和资产价格波动等估值影响后)外汇储备资产(以下简称“外汇储备资产”)每年下降三四千亿美元(见图1)。2016年年底,市场激辩保汇率还是保储备。我国国际收支就以这种惊险的方式迈入了“十三五”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