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践

来源: 《中国外汇》2020年第2期 作者:宗涛 编辑:张美思
中国之所以增长得更好,不仅得益于丰富的劳动力和物质资本,还倚重于经济增长的其他源泉。

哈佛经济学家杰夫瑞·萨克斯1996年在为《经济学家》杂志撰写的一篇文章中讲述了一个古老的故事:农民不断请教祭司如何才能救活那些奄奄一息的鸡;祭司先后提出了祈祷、给鸡播放音乐、给鸡舍刷上明亮的油漆等建议。最后所有的鸡都死了,而祭司则告诉农民:“非常遗憾,我还有很多好主意呢。”萨克斯的这个故事针对的是缓解非洲贫困的政策。遗憾的是,他自己的建议也未能有效阻止非洲的经济停滞。

那么,经济究竟因何增长?为什么一些经济体在生产物品和劳务方面比另一些经济体要强许多?要回答上述问题,就必须从生产率方面找原因。如果我们把劳动生产率定义为一个工人在单位时间内所能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数量,那么,潜在GDP的增长就只能依靠人口的增加或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人口相比,劳动生产率显然要更加重要。而决定一国生产率的因素,则可归结为自然资源、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技术知识。

在人类的认识史上,物质资本的积累可能是首先得到强调的一个因素。诺贝尔奖获得者、发展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提出,经济发展的中心问题是资本形成率的提高。他表示,“经济发展的中心问题是要理解一个社会由原先储蓄和投资还不到国民收入的4%—5%转变为自愿储蓄达到国民收入12%—15%以上这个过程。它之所以成为中心问题,是因为经济发展的中心事实是迅速的资本积累。”

而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由麻省理工学院(MIT)教授罗伯特·索洛等人开发出的新古典增长模型中,技术进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调。索洛认为,在经济增长中扣除劳动增长和物质资本增长的贡献之后还有一个“剩余”。索洛把除去要素投入之外对经济增长起着更大作用的这部分归因于“技术进步”。目前,发达国家技术进步对产出的贡献达到80%左右,而我国只有40%,这是我国生产率较低的主要原因。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