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论坛

2020年:资本市场开放仍将在快车道上前进

来源: 《中国外汇》2020年第1期 作者:谢亚轩 编辑:靖立坤
展望2020年,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进程仍将在快车道上继续前进,已有开放领域中的诸多开放措施将继续得到贯彻和落实,部分新领域则有望看到突破性进展。

岁末年初,正是总结过去和展望未来的好时机。在落实对外开放有关措施“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的期许下,2019年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进展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效,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2020年,中国最有可能推行哪些资本市场开放措施,又将面临什么样的国际金融环境?本文拟对以上问题一一加以回顾和展望。

2019年资本市场开放的主要特点

笔者认为,2019年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可以说走上了快车道,与此前的开放进程相比,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开放速度快。回顾中国资本市场过去的开放进程,可以用“小步走”来加以描绘:有时会小步快走,一些局部的开放措施推行得较快;但也有止步不前的情况,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体现出审慎开放的态度。不过自2018年4月以来,尤其是2019年以来,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可以用“大步流星”来形容: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宣布扩大开放的重大措施后,人民银行、外汇局和证监会等有关部门迅速采取行动,推行多项扩大资本市场开放的政策措施。在习总书记讲话后,人民银行行长易纲随即宣布推出包括“沪伦通”在内的11条金融开放措施,并承诺实现的时间表。2019年6月,证监会主席在陆家嘴论坛上宣布,将推出包括H股全流通在内的9条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扩大开放的措施。截至2019年11月,其中5条已基本得到落实。2019年7月20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推出了11条金融业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政策措施,包括允许外资机构在华开展信用评级业务,涵盖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的所有种类债券;允许外资机构获得银行间债券市场A类主承销牌照等等。从速度看,以上诸多资本市场开放措施的推出和落实,较之以往都更为高速和高效。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