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持续深化外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来源: 《中国外汇》2020年第1期 作者:陆磊 编辑:孙艳芳
改革开放40年来,外汇管理部门聚焦我国经济社会的主要矛盾,把增加外汇市场的有效政策供给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做好改革开放和治理体系建设两篇大文章。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也是国家外汇管理局成立四十周年。10月底召开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有力保证。2019年12月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强调要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多下功夫。本文将从开放经济,特别是外汇领域开放的视角,谈谈对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金融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几点思考。

一、新中国70年来,我国在探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征途上,逐渐形成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宝贵经验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招待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70年来中国人民发愤图强、艰苦创业,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发展成就,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传奇。新中国70年的经济发展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地影响了世界。这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也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十四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在经济层面,我国的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为我们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提供了制度优势,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改革开放经验。

统筹处理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关起门来搞建设不可能实现现代化,必须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依托比较优势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