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欧元:内忧外患格局下颓势难改

来源: 《中国外汇》2019年第2期 作者:宋雨 编辑:张美思

回顾2018年,欧元走势未能延续其在2017年的亮眼表现,整体疲弱。尽管4月底前依托经济面稳定向好,叠加美元指数走势低迷,欧元/美元相对强势,但之后在美联储持续升息以及政治局势动荡等内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欧元/美元持续下行。截至2018年年末,欧元/美元收于1.1452,较2017年年末的1.1993下跌约4.51%。展望2019年,多种迹象表明,欧元走势仍难言乐观,短期内缺乏上升基础。

第一,多项基本面经济数据差于预期,预示欧元区经济增长动能减弱。一是GDP环比增速下降。2018年前三季度,欧元区GDP环比增长分别为0.4%、0.4%和0.2%,远差于2017年四个季度平均0.7%的增速。二是受到外需疲软的负面影响。美国的汽车关税威胁已导致欧盟出口量出现下降。三是核心国家齐陷泥潭。即便排除脱欧在即的英国,德法两国也未能在经济上发挥自己的主导地位。截至2018年12月底,欧元区、德国以及法国在经济周期先导指标——PMI指数上不仅未见好转,甚至刷新了近几年的低位。12月,欧元区综合PMI录得51.1,创近45个月的新低。核心的制造业数据方面,龙头国家德国12月的制造业PMI为51.5,创33个月来的新低;法国12月的制造业PMI终值降至49.7,低于50荣枯线,创2016年9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这种态势与2017年欧元区制造业的繁荣景象差别明显,增加了商品生产领域在2019年度拖累整体经济的可能性。

第二,欧洲央行虽然结束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但背后缺乏强劲经济的支撑,货币政策进一步正常化的难度较大。欧洲央行在2018年12月宣布于年底结束历时3年的量化宽松政策,但与此同时,也调降了2019年欧元区的经济增速和通胀预估。笔者认为,这表明欧洲央行现阶段结束量化宽松的举动只是迎合市场预期而做出的妥协,在缺乏强劲经济支撑的情况下,其未来进一步实施货币正常化的操作难度较大。最明显的一个制约,是通胀低迷难以提升利率水平。

受能源价格大幅下跌的拖累,2018年12月的欧元区消费CPI已下降至1.6%,创出2018年1月以来的最低值。剔除波动率较大的能源及食品后的核心通胀率也依旧低迷。这说明,欧元区后续通胀上行的压力仍然有限。欧洲央行的预测和基于市场的通胀预期,在后续几年内均处于2.0%下方。尽管当前数据表明,欧元区失业率下降且工资处于增长加速的阶段,但考虑到劳动力市场的疲软状态,将继续对欧元区的核心通胀构成压力,增加了市场对欧洲央行货币政策正常化及加息前景的担忧。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