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文章

“应重点探索数字普惠金融之路”

来源: 《中国外汇》2018年第18期 作者:韩英彤
曾刚认为,未来小微金融的发展,需要保持小微金融的商业可持续性,而数字普惠金融将是小微金融最有可能实现商业可持续性的方式。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银行业践行普惠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的愿望和社会责任感大大增强,但由于小微企业自身的特点以及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之路仍举步维艰。为此,《中国外汇》专访了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中国社科院中小银行研究基地主任曾刚。他认为,小微企业的资金成本、风险成本都偏高,如何将小微企业的风险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围是小微金融服务关注的核心。在需求层面上,如何更好地改变小微企业的生存环境是一个重要命题。

中国外汇: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该如何破解?您有哪些发展思路?

曾刚:小微企业是有其自身需求和特点的。首先,小微企业的风险相对较高,其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相对偏弱;其次,小微企业自身发展能力也较为有限,当市场竞争比较激烈时,小微企业较难准确地把握经济发展形势;再次,小微企业的外部生存环境并不是十分友好。近期对小微企业影响最大的是环保问题,一些地区甚至对出现环保问题的企业实现“一刀切”,不予明确具体的整改期就直接关停。这些政策风险实际上是阻碍金融对小微企业支持的最为重要的问题。

商业性金融如银行会考虑如何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收回收益,但小微企业的风险确实超出了银行风险可控的范围,这才是小微金融难点的最为核心部分。在需求层面上,如何更好地改变小微企业的生存环境,是一个重要命题。这其中涉及到综合的政策,如行政成本、环境成本、税收成本以及小微企业的自身发展能力等。如果能改善上述问题,就能降低小微企业破产倒闭的概率。实际上,这些均是阻碍小微企业获得金融支持的重要的原因。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