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债权债务管理模式探析
来源:
《中国外汇》2018年第6期
作者:
编辑:王亚亚
企业对债权债务的管理,既是降低坏账率、防范债务风险的需要,也是财务管理的重要部分,借以有效控制企业的整体资产负债率。
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最普遍和必然会发生的经营事项就是企业和外部主体之间的债权与债务。这些债权债务的发生,有的是基于企业向供应商的采购行为,有的是基于企业向客户的销售行为,还有一些则是基于企业本身的投资行为而发生的。无论基于何种业务而发生的债权债务,都需要企业对之进行管理。这种管理的目的一方面在于防范企业的债务风险,如降低坏账率、规避债权无法收回的风险,以及控制债权实现的相关费用等;另一方面,还在于有效发挥其作为公司财务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作用,控制企业的整体资产负债率。本文主要基于债权人公司对外清收债务的角度,以一笔销售回款为例,来分析论证企业如何进行有效的债权债务管理。
案例背景
A公司向B公司销售纺织设备一台,设备价格2500万元。双方签订的合同约定,货款的20%作为首付款在订立合同时支付,60%在设备安装时支付,剩余20%的款项作为质量保证金在设备使用后一年支付。合同实际履行过程中,出现了欠款情况,B公司没有支付最后一期的质量保证金。
如何实现这笔回款?从公司内部而言,首先要确定追讨欠款的具体工作流程。工作流程一般为“欠款发生-发起追讨-制定追讨方案-实施追讨方案”。对上述流程中的不同节点,首先要关注责任人的落实。比如在欠款发生初始阶段,应由哪个部门来负责发起追讨流程。有些公司是由财务部负责,因为财务人员通常会第一时间了解到本应到账的款项未及时到账;有些公司则是由销售人员负责,因为销售人员对于销售合同确定的付款节点更为清晰,特别是如果销售人员的销售提成与回款相关联的话,其对于回款的关注程度会更高;还有些公司则设有商务部门,这些部门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在公司各类款项发生逾期的时候,发起公司内部的应收款追讨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