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

跨境并购须避过“雷区”

来源: 《中国外汇》2016年第21期 作者:吕立山(Robert Lewis) 编辑:刘丽娟
虽然很难明确界定跨境并购的成败,但通过对比分析找出可能导致并购失败的因素,对中国企业提高并购成功率至关重要。

在当前的跨境并购热潮下,交易失败率较高是困扰中国企业的现实难题。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兼教务长丁远在2016年5月召开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第二届欧洲论坛中就指出,“一般的全球收购失败率是70%,中国企业还要再加10%。未来我们会看到更多的失败案例陆续出现”。 虽然很难明确界定跨境并购的成败,但通过对比分析找出可能导致并购失败的因素,对中国企业提高并购成功率至关重要。

并购成败难有定论

基于并购交易的不同方式以及不同阶段,笔者认为,可以按如下标准对并购成败加以界定:对于竞标类型的交易,中标就代表着交易成功;对于私人谈判类型的交易,能够签署相关协议就是交易成功。从这个界定出发,未能中标或未能签署交易协议就是交易失败。交易成功之后,还要界定交割之后整合的成功或失败。在这种情况下,收益增加、并购增值,就可以界定为整合成功;如果收益减少或亏损,则整合失败。此外,还可以从并购双方是否实现了协同效应加以评判。

中海油作为中国企业“出海”的先行者,在并购道路上经历了从失败到成功的曲折过程。2005年,中海油与雪佛龙竞标优尼科时,雪佛龙给出了170亿美元的要约价,报价形式为部分现金、部分股份;中海油介入得比雪佛龙晚,给出了全部现金形式的185亿美元的要约价。从要约条件来看,中海油给出的条件无疑比雪佛龙更好,但是,优尼科仍拒绝了中海油的要约,致中海油并购以失败告终。时间延伸到2013年,中海油在收购尼克森的案例中则成功完成了跨境并购交易。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