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章 专栏

中国新一轮对外直接投资开启

来源: 《中国外汇》2016年第14期 作者:管清友
未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还有继续增强的趋势,应合理把握加大海外投资力度的时机。

中国新一轮的对外直接投资正在开启。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在2015年达1180.2亿美元,同比增长14.7%,创历史新高;而2016年仅前四个月(1—4月)就达600.8亿美元,同比增长71.8%,已达2015年投资总量的50.91%。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近期的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一带一路”引发的对外直接投资需求。2015年以来,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和对外承包工程快速增长。

对外直接投资方面,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49个国家的直接投资,2015年为148.2亿美元,同比增长18.2%,主要流向新加坡、哈萨克斯坦、老挝、印尼、俄罗斯和泰国;2016年1—4月,为49.1亿美元,同比增长32%,占同期总额的8.2%,投资主要流向新加坡、印度、马来西亚、印尼。

对外承包工程方面,近年来,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实力增强,已从最初的土建施工发展到工程总承包、项目融资、设计咨询、运营维护管理等高附加领域;营业规模除个别年份外,大都排名全球第一。

2015年,我国整体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540.7亿美元,同比增长8.2%;新签合同额2100.7亿美元,同比增长9.5%(其中12月新签合同470.4亿美元,同比增长52.8%)。

得益于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方面的快速发展,2015年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相关的60个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3987份,合同金额达926.4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44.1%;2016年1—4月,与上述60个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1400份,合同金额311.2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52.8%,同比增长58.8%。

第二,包括装备制造业在内的第三轮对外直接投资开启。中国第一轮对外直接投资重心主要在煤炭、石油和金属等自然资源;第二轮对外直接投资重心为铁路、航运和港口等基础设施;第三轮即现在对外直接投资重心在农业、科技、高端制造、消费品、房地产、服务和品牌等。第三轮转变目前仍处于早期阶段,但发展速度迅猛。中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期,大势不可改变,企业需要抓住转型机遇,提升其未来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国际产能合作是未来的重点发展领域。商务部会同发展改革委起草上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重点推动在电力、轨道交通、园区建设领域以及与重点国别地区的产能合作。截至2015年底,我国企业正在推进的合作区已达75个,其中一半以上是与产能合作密切相关的加工制造类园区。建区企业累计投资70.5亿美元。2015年,我国企业在交通运输、电力、通讯等优势产业方面对外直接投资累计约116.6亿美元,同比增长80.2%;装备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70.4亿美元,同比增长154.2%;同期,大型成套设备出口额同比增长10%。

第三,民营企业的加入壮大了对外直接投资阵营。全球第五次并购浪潮为经济转型和发展高增值、高技术产业提供了战略机遇。私营领域的投资者开始成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推动力。国企(SOE)继续在工业、资源和能源行业发起并购;而民营企业(POE)则开始对农业经营、科技、高端制造和房地产等附加值更高的行业进行投资。非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占比已经由2006年的19%升至2014年的46.4%。

第四,政策的大力支持。为加强对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合作的国别环境指导,我国先后发布了《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2015年版)》(涉及171个国家〔地区〕)、《中国对外投资合作发展报告2015》和《国别投资经营便利化状况报告2015》,还汇编了《“走出去”典型案例》等,为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信息和指导。

未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还有继续增强的趋势。当前,人民币汇率所处的环境面临一定程度的变化。英国脱欧引起全球股市震荡,美元升值、英镑贬值,叠加人民币市场流动性宽裕,人民币贬值压力加大。在这一大环境下,应合理把握加大海外投资力度的时机。

 

作者系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