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与研究
巴西高利率之“谜”
来源:
《中国外汇》2025年第17期
作者:
编辑:张美思
巴西的长期高利率是经济、制度与政策等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整体来看,高利率给巴西经济带来了巨大成本。
2025年6月18日,巴西中央银行将基准利率从14.75%上调至15%,自2024年9月以来连续第七次加息。目前,巴西利率水平高于2015—2016年因总统被弹劾而经历的危机时期,接近2006年5—7月间的高位。纵观近20年来巴西的基准利率,基本保持在两位数的高水平,这是多重历史与现实因素导致的结果。整体来看,虽然巴西经济暂时承受了高通胀和高利率的压力,并未爆发较大风险,但畸高的利率仍给巴西经济带来了巨大成本。巴西能否改变当前的高利率政策取决于经济结构调整、财政改革以及政策之间的协同配合前景。
巴西长期实施高利率政策的历史背景及原因
巴西持续高通胀是长期实施高利率政策的重要历史背景。自20世纪30年代巴西实施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以后,巴西经济经历了一段时期的快速增长,并曾于20世纪70年代创造了“巴西奇迹”。在此期间,巴西投资项目不断增加,在国内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不得不提高银行利率,吸引外国资本投资。国内投资高涨、外国资本涌入以及国际利率升高导致巴西在1980—1985年经历了债务危机、经济衰退和高通胀,巴西军政府也因此而彻底倒台。1985年,若泽·萨尔内作为民选总统上台执政,再民主化后的巴西历届政府均将控制通胀作为主要政策目标。萨尔内先后采取了多种以控制通胀为核心的稳定性计划,但均以失败告终。1990年继任的费尔南多·科洛尔总统推出类似的经济稳定计划“科洛尔计划”,但也未能实现控制通胀、摆脱危机的目标,科洛尔也被弹劾。一系列非正统的经济稳定化政策失败后,巴西的通胀率逐年飙升,1993年曾达到了2557%的历史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