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观察

金融赋能沿边陆路口岸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 《中国外汇》2025年第17期 作者:刘康 杨缘 编辑:韩英彤
我国应重点支持具备战略前沿和辐射广阔市场区位优势及与接壤国有良好合作基础和外交关系的口岸。通过产业转移,缩短产出端与目标市场贸易距离,融入经贸全球化,实现投资收益目标。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随着共建“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沿边省区日渐成为我国高质量对外开放的战略窗口。沿边陆路口岸作为六大经济走廊上关键的贸易节点,是通往西亚、中东、欧洲、非洲、大洋洲的重要枢纽,联通超过60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产业向沿边陆路口岸的聚集和高质量发展,能有效带动沿边陆路口岸“通道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促进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实体经济发展重要的资金来源,为沿边陆路口岸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所需资金和服务。

 

沿边陆路口岸特点及产业发展优势

我国沿边地区包括广西、云南、西藏、新疆、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和辽宁9省、自治区,分布于西南、西北和东北方向,国土面积约占62%,与越南、老挝、缅甸、俄罗斯等14个国家接壤,包括二连浩特、满洲里等13个铁路口岸和丹东、瑞丽等72个公路口岸。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