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观察

“去美元化”是否正在发生

来源: 《中国外汇》2025年第17期 作者:谭卓 刘东亮 陈峤 编辑:张美思
国际货币体系的重塑并非一朝一夕,而是基于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的长期演化。从当前形势看,“去美元化”尚没有实质性发生,短期内美元的重要地位也难以被取代。

近年来,市场关于“去美元化”的讨论热度明显升温。谷歌搜索指数显示,2022年之前,仅有零星关于“去美元化”的相关讨论。2022年乌克兰危机爆发后,美国对俄罗斯实施高强度金融制裁,将美元武器化,导致“去美元化”议题热度大幅飙升,此后更持续发酵。2025年上半年,在全球贸易战与美国财政可持续风险发酵先后催化下,美元显著走弱,美债利率高位震荡,美股先跌后涨巨幅震荡,黄金、非美货币、港股、欧股等其他主要资产走强,“美国例外论”遭遇巨大挑战,“去美元化”一度成为全球金融市场最为关注的话题。那么,“去美元化”是否正在发生?未来是否会成为一种显著的趋势?笔者将结合数据及形势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

 

现状:美元的核心地位较为稳固

尽管当前市场参与者对“去美元化”讨论颇为热烈,但对如何界定“去美元化”却并无共识。部分观点将美元下跌等同于“去美元化”,但短期汇率波动显然不能等同于“去美元化”。影响美元汇率走势的因素众多,历史上美元也曾经历过多次长期熊市,并不妨碍当前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也有部分观点从储备资产角度切入,认为全球央行普遍减少对美元储备的依赖,“去美元化”将成为国际货币体系发展的主旋律。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