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利用外资:量稳质升 前景广阔
2023年以来,受乌克兰危机、美国等主要经济体加息以及投资保护主义势头上升等因素影响,全球跨境直接投资意愿明显疲弱。在利用外资环境复杂严峻的大背景下,我国充分发挥市场潜力、基础设施、要素禀赋、营商环境等领域的综合优势,成功实现了利用外资的“量稳质升”。商务部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3766家,同比增长39.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339.1亿元,同比下降8.0%。虽然全年利用外资同比下降,但整体规模仍处于历史高位,高技术产业引资4233.4亿元,占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比重为37.3%,较2022年全年提升1.2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展望2024年,在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我国积极利用外资政策持续发力的背景下,我国利用外资将呈现“量质齐升”态势,在总量保持增长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结合笔者近期市场调研反馈,建议进一步塑造优良的营商环境,并持续完善积极利用外资政策的反馈机制,有效助力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更高水平利用外资。
2023年我国利用外资呈现五个亮点
一是从产业结构看,2023年流入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外资占比创历史新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参与我国先进产业链的打造和创新链的升级,从加工组装向高附加值零部件制造、研发等环节延伸,更加注重前端设计研发和后端品牌营销、现代物流等服务环节。根据商务部的统计,2023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吸收外资再创历史新高。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6.5%,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32.1%、12.2%。近期笔者调研时,上海某知名外资医药企业表示,随着我国人才素质的不断提升和相关医药试剂贸易便利化程度的不断加强,该企业正加大在我国研发新药的力度,目前该公司研制的针对某一癌症的新药已作为创新药物在美进入临床使用。
二是从增长点看,2023年新能源汽车等与绿色发展密切相关的产业成为外商投资重要增长点。2023年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一年,我国汽车出口额首次跃居世界第一位。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大型跨国公司在车载集成电路、电控系统等领域具有技术优势,这与我国本土企业在动力电池等领域的优势形成良好互补,共同构建了全球最有效率的绿色产业链。某德资集成电路企业表示,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为其创造了巨大的市场机遇,推动其营业额实现了五年来的最高涨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