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2023年中国对美国出口特征与未来前景

来源: 《中国外汇》2024年第4期 作者:谢亚轩
2024年上半年中美共振补库存周期有望开启,将推动中国和美国乃至全球多个经济体基本面和对外贸易的改善。

2023年,美国仍是中国第一大出口对象国。由于美国制造业整体处于去库存阶段,美国从中国、东盟、日本等多个贸易伙伴的进口增速均呈现先下后上的态势。从2023年我国对美国出口的具体情况看,其主要呈现三个突出特征:一是出口有所下滑。根据中国海关总署近期公布的数据,按美元计价,2023年我国全年出口增速为-4.6%,其中对美国出口增速为-13.1%,对美国出口下滑的幅度大于整体出口的降幅。二是我国对美国出口与美国国内经济基本面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从历史数据看,美国经济表现较好时,我国对美国出口增速表现同样亮眼。受到宽松财政政策刺激和“超额储蓄”等因素的助推,2023年以来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折年率拐头向上,经济表现出一定的韧性。相比之下,我国对美国出口的表现弱于美国国内经济基本面数据。三是我国对美国出口的数量、价格因素表现与我国对全球出口的表现不同。我国对美国出口的数量因素在2023年全年几乎都是负贡献(除2023年12月),价格因素在2023年上半年对美国出口起支撑作用,但在下半年对美国出口是负贡献(除2023年11月)。相较而言,2023年我国对全球整体出口走弱的原因主要来自价格因素的拖累,价格因素除了在1月是正向拉动外,其余各月均是负贡献,数量因素在2023年2—4月及下半年均是正向拉动,对出口形成明显支撑,整体表现为价跌量增,以价换量。我国对美国出口量价齐跌的表现与整体出口价跌量增的表现不一致。

2023年我国对美国出口出现以上特征的背后是欧盟和墨西哥等经济体对美国出口市场份额的上升。观察美国公布的进口数据可见,2022年,欧盟、中国和墨西哥分列美国前三大进口贸易伙伴,进口市场占比分别为16.9%、16.4%和13.9%。2023年,墨西哥超过中国成为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美国从欧盟、墨西哥和中国的进口占比分别为18.7%、15.3%和13.7%。中国的份额下降2.7个百分点,欧盟的份额上升1.8个百分点,墨西哥则上升1.4个百分点。从美国主要进口商品的类型看,中国对美国出口的机电设备及其零件、铁路/有轨电车和医药制品部分份额主要被墨西哥和德国替代,铁路或有轨电车以外的车辆及其零部件部分份额主要被德国替代,光学、医疗等机械设备和零件部分份额主要被越南和墨西哥替代,家具、家电相关产品部分份额主要被墨西哥替代,核反应堆、锅炉、机械和机械设备及其零部件部分份额主要被越南和德国替代,稻草、其他板材、篮子和柳条制品与毛皮和人造毛皮部分份额主要被越南替代。值得注意的是,由于2023年美国制造业主要处于去库存的阶段,其他国家对中国出口到美国商品的替代效应存在被低估的可能。

我国对美国出口市场份额下降既有美国“友岸外包”等一系列政策打压的原因,也有中国企业主动“出海”、积极应对挑战的原因。例如,据墨西哥经济部的统计和预测,2023—2025年墨西哥吸引的外商投资规模有望达到1064亿美元,其中来自中国的直接投资将达126.1亿美元,位列美国之后排名第二,占其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总规模的12%。

展望2024年,中国对美国出口仍然面临美国一系列限制性政策和欧盟、墨西哥等经济体竞争等“逆风”因素,市场份额仍然有小幅下降的可能性。不过,2024年上半年中美共振补库存周期有望开启,将推动中国和美国乃至全球多个经济体基本面和对外贸易的改善。目前,多个指标显示中国已出现从被动去库存转向主动补库存的积极信号,同时,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中自有库存指数已处于2023年以来的低位,进入被动去库存阶段。从历史来看,被动去库存持续时间一般为2个季度(不超过3个季度)。据此推测美国在2024年一季度(最迟不超过二季度)有望切换至主动补库存阶段,中美大概率在2024年上半年同步进入主动补库存。中美库存周期共振向上的周期力量有望带动我国对美国出口增速逐步由负转正。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