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活着

来源: 《中国外汇》2023年第16期 作者:程实 编辑:张美思
活着,之于每一个人,是妥协与抗争,之于整个人类,是突破与传承。传承从本质上看,总是充满力量、饱含希望。

基因真的很奇妙。最近儿子放暑假,我时常听到他哼唱着一首民谣歌曲,郝云的《活着》。这恰恰是一首我很早收藏的歌,自认为还算小众,有点儿深度,想不到也是儿子的心头所好。

之所以感到意外,是因为《活着》这首歌,曲调虽然轻松欢快,骨子里却带着一些阴郁的成分。这首创作于2013年的民谣,歌词里写出了生而为人的不易与艰难,有水泥森林里被重复的慌乱,有物质世界里被裹挟的世界观,还有激变时代里被压抑的心有不甘,即便放在2023年的今天来听,也丝毫没有过时感。起初,我很怀疑年幼的儿子是否听懂了这首歌,于是我试着和他聊了聊这首歌的背景和歌词,以及歌曲中所想要表达的那些事实与情感。让我吃惊的是,早慧、敏感的孩童,远比我们成年人想象得还要知世故,儿子竟然大致是懂这首歌的。只不过,他虽然懂,却并不感到抑郁或悲伤。

于是,我想,人类的悲喜可能并不会完美同频,苦痛本身,从不会简单地重复与传承。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命运,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悲喜,对于上一代人的命运和悲喜,我们可以理解,能够共情,却永远无法真正融入和由衷体会。原因很简单,历史从不会跨入同一条河流,每一代人的经历都是似而不同的,没有经历过的事情,都不会真正意义上刻骨铭心。我们为下一代焦虑、担心的,归根结底都只是我们自己的压力,和儿女们真正将要面对和体会的,可能毫不相干。

三十年前的父母,担心孩子拿不到大城市的户口,进不了稳定的单位,毕业了不包分配;二十年前的父母,担心游戏、上网会毁了孩子的一生。回过头来再看,这些担忧都是父母们自己在时代变革中产生的忧虑,却并不真正构成孩子们的束缚。如今,走向市场的70后和80后们开启了职业生涯的新篇章,在网络文化中长大的90后和00后们也并没有变成“失落的一代”,反而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主流担当。所以,当我们成为父母,凭什么想当然地认为,我们现在面对的压力,会成为孩子们未来的枷锁呢?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