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文章

通缩三问

来源: 《中国外汇》2023年第12期 作者:马昀 编辑:王亚亚
不同的通缩定义为我们对通缩现象进行类型学分类提供了重要的判别依据。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3年5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2%,环比下降0.2%;同期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4.6%,环比下降0.9%。2023年4月以来,连续两个月出现CPI同比小幅上涨而PPI同比持续下降,引发了社会对于通货紧缩(下称“通缩”)的讨论。现在就断言中国陷入通缩还为时尚早,人民银行和统计局强调当前我国经济没有出现通缩有其合理性。人民银行在《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明确指出,“中长期看,我国经济总供求基本平衡,货币条件合理适度,居民预期稳定,不存在长期通缩或通胀的基础。”

回顾历史,改革开放以来通缩成为我国社会关注的话题,可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末的亚洲金融危机时期,其后还出现过几轮探讨。然而,当代人对通缩的认识远不如对通货膨胀(下称“通胀”)来的记忆深刻。何谓通缩?值得从基本概念出发,在理论溯源和历史实践中回顾其来龙去脉、演化发展,进而温故知新。

通缩会是一种普遍现象吗?

通缩会是一种普遍现象吗?曾经是。2004年6月,国际清算银行(BIS)召开了一次学术研讨会,主题是“理解低通胀和通缩”。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伯德等人提交了一篇题为《历史中的通缩》的研究报告,回顾了19世纪以来的通缩历史。主要结论是:二次世界大战前(尤其是19世纪)通缩与通胀交替出现,是一种普遍的全球经济现象。二次大战后,通胀逐渐取代通缩成为全球性的经济现象。但通缩压力并没有完全消退(Michael Bordo Andrew Filardo,Deflation in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BIS Working Papers,No.186,2005,1)。迈克尔·伯德曾警告,“有理由相信通缩将成为更为普遍的现象”。需要强调的是,迈克尔·伯德所谓的通缩并非指类似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的通缩。因此,如何界定通缩是关键。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