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文章

全球通货紧缩周期演进、机制及影响

来源: 《中国外汇》2023年第12期 作者:陈卫东 编辑:韩英彤
全球性通货紧缩具有特定内涵,也会呈现特定的现象和事件,暂时的物价走低或者局部的物价下跌并不能简单地定义为通货紧缩,需要全面评估与深刻研判。

基于历史视角,全球通货紧缩周期演进呈现趋势性转变特征。在历次通货紧缩周期中,1929年至1933年大萧条期间的通货紧缩维持时间久、波及范围广、负面冲击大,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二战以来,全球通货紧缩持续的年数、平均通缩率、持续性通货紧缩次数均出现大幅下降,而全球通货膨胀的总年数呈现急剧攀升。当前,全球呈现发达经济体高通胀,也有少部分经济体物价增速较低,引发了舆论关注。笔者通过探析全球通货紧缩周期形成及演进机制的基础上,研究大萧条时期通货紧缩的根源、传导路径及主要化解对策,提出相关启示。

全球通货紧缩的演进周期与形成机制

1870—2013年,全球81%的通货紧缩都发生在金本位时期(C.Borio et al,《基于历史视角看通货紧缩的代价》,国际清算银行季度回顾,2015年3月)。这一阶段,各国货币供给与黄金储备挂钩,货币增速普遍慢于商品与服务增速,固定汇率制度使通货紧缩更容易产生跨境传导效应。二战后,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逐步形成与发展,各国债务规模持续膨胀,货币创造速度明显加快,通货膨胀逐渐取代通货紧缩成为全球物价演化发展的主要特征。

Snipaste_2023-06-27_10-57-57.jpg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