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文章

通货紧缩的日本案例剖析

来源: 《中国外汇》2023年第12期 作者:殷剑峰 编辑:韩英彤
以日本案例为镜鉴,无论供给侧政策,还是需求侧政策,都需要对症下药。对于中国,既需要抑制人口的过快下滑,又需要直面经济的结构问题,能够同时解决这两个问题的钥匙是财政,通过财政补贴生育、养育和教育。

与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通货膨胀相对应,通货紧缩就是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下跌。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有供给侧因素(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和需求侧因素(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造成通货紧缩的原因也有供给侧和需求侧之分。供给侧导致的通货紧缩主要源自技术革命、经济全球化等供给侧因素带来的生产成本下降,这被看作是“好的”通货紧缩;而需求侧的通货紧缩则是由总需求的持续萎缩所致,这被看作是“坏的”通货紧缩——通常情况下,我们讨论的都是后者,而日本正是这方面的典型案例。

宏观层面度量一般物价水平的指标有三个,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国内生产总值(GDP)平减指数。通常判断经济是否发生通货紧缩采用的是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核心CPI负增长肯定为通缩,但核心CPI正增长也未必不是。各国编撰CPI的方法均滞后于经济环境的变化,甚至是常年不变。由于滞后的CPI不能反映消费偏好的变化、技术进步以及新产品的出现,因此,许多研究都发现,CPI高估了实际的物价上涨幅度。例如,早在1996年,博斯金(Boskin)等人就向美国参议院提交了一份影响很大的报告,指出美国的CPI将每年的物价上涨幅度高估了1到2个百分点。基于这种原因,一般认为,核心CPI涨幅低于1%就可以认定经济发生了通货紧缩。

目前有些国内券商报告认为,通货紧缩除了物价水平下跌之外,还应该伴随着货币供应量的减少。这种观点是完全错误的。这种观点之所以产生,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从中文字面上去理解:在英文中,inflation(通货膨胀)和deflation(通货紧缩)都没有“通货”二字,翻译成中文后似乎inflation就一定同货币供应量的增加牵扯到一起(应记住:在货币供应量不变的情况下,还是会发生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而deflation就自然对应着货币供应量下降。在下文分析的日本案例中,读者将看到,与几十年通货紧缩相伴的是几十年的货币扩张。

长期停滞的“日本病”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