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

ETF纳入互联互通的影响及展望

来源: 《中国外汇》2022年第14期 作者:张夏 涂婧清 编辑:白琳
ETF纳入互联互通是互联互通机制扩容的标志性事件,是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深化合作、进一步提升境内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载体。

2022年7月4日,交易型开放式基金(ETF)纳入互联互通机制正式启动,标志着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深化合作迈上新台阶,跨境投资品种进一步丰富,将促进两地资金流动。对A股ETF市场而言,外资的加入将提高ETF市场流动性,加快规模扩张,改善投资者结构。鉴于互联互通机制下的ETF只能进行二级市场交易,其对A股短期影响相对有限;从中长期来看,ETF纳入互联互通拓宽了外资投资A股的途径,有利于提高外资投资A股的积极性,加大对人民币资产的配置力度。

ETF从“互挂”到“互联互通”

2016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以下简称“香港证监会”)已就ETF纳入互联互通达成共识。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港交所”)在《战略规划2019—2021》中提出,将优化沪深港通、逐步拓宽覆盖的产品至ETF等作为首要重点工作。

2020年10月和2021年6月,港交所分别与深圳交易所(以下简称“深交所”)、上海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实现ETF互挂,即香港/内地ETF分别通过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途径投资于对方市场上市的对应关联ETF,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互联互通。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