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解码中资境外永续债

来源: 《中国外汇》2022年第14期 作者:纪伟钰 刘远 编辑:王亚亚
如果脱离业务实质,将“债”性更为突出的永续债计入权益,可能引入隐性债务风险并造成财务脆弱问题。

近年来,中资银行境外永续债的发行规模持续增加,中资境外债券市场规模和深度迅速扩容。万得(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5月31日,中资境外债券存量约3570只,余额超1.12万亿美元,其中永续债余额占比近15%。虽然从监管规定和境外实践来看,永续债的会计认定在投资人和发行人之间通常应保持一致,但由于永续债券具有可“股”可“债”的特点,同时境内会计分类依据较为灵活,存在“投资人将永续债计入债权,发行人将其计入权益”的情况。对于非金融企业发行人而言,如果将“债”性更为突出的永续债计入权益,可能引入隐性债务风险并造成财务脆弱问题,对此,监管部门已经开始关注。

中资境外债券发行分类及对比

永续债是没有明确的到期日,或期限非常长(一般超过30年)的债券。投资者不能在一个确定的时间点得到本金,但可以定期获取利息,是一种兼具债性和股性的融资工具。

按照偿付次序,永续债可分为高级永续债和次级永续债。高级永续债指偿还次序与其他普通债务等同的永续债,次级永续债指清偿次序劣后于普通债务但优先于股权的永续债。一般情况,高级永续债需较同年期高级无抵押债券溢价50—100bps,次级永续债则需溢价70—120bps(见表1)。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