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滞胀危局

全球滞胀危局下中国经济的压力与韧性

来源: 《中国外汇》2022年第11期 作者:邓志超 编辑:孙艳芳
我国经济并不存在陷入滞胀的风险,但下行压力加大。在保持经济韧性的同时,需要加大政策相机调控力度、推动投资增长托底经济、促进“消费-增长-就业-收入-消费”经济循环等稳增长举措。

在新冠肺炎疫情、俄乌冲突和美联储加息等多重因素冲击下,2022年世界经济滞胀局面将进一步恶化。而与世界经济面临的情况不同,当前我国通胀水平虽有上升,但始终处在可控范围内。我国经济受疫情影响,下行压力加大,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问题凸显,但我国经济自身的韧性和宏观经济政策调控力度加大等因素,将使得经济循环在疫情得到控制后,快速进入平稳恢复期。

内外不确定性骤升下我国经济压力增大

与世界经济陷入滞胀状态不同,我国经济走势呈现出另一番景象。2022年,受猪周期和能源价格上涨影响,我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将出现一定幅度上行,全年大概率控制在3%以下水平,处于可控范围,并不构成通胀。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4.8%,高于预期。由此可以判断,我国经济并不存在陷入滞胀的风险。不过,当前疫情散发确实对我国经济带来了较大冲击,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等三重压力凸显。

一是外需减弱和内需不振导致需求收缩。外需方面,由于前期我国防疫成效显著,全球需求向我国集中,推升出口保持高位增长,拉动我国经济增长。而进入2022年,疫情对全球供给的限制作用逐渐减弱,世界经济下行又拉低了全球对我国出口的需求,两重因素作用下出口可能出现明显下滑。内需方面,2021年2月至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受房地产投资下行影响走低。4月房地产投资增速为-2.7%,21个月来首次跌入负值区间。房地产投资收缩又会延伸影响房地产上下游产业,从而放大需求收缩幅度。受本轮疫情冲击,消费也出现较大幅度收缩,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1.1%,较3月下降3.53%进一步收缩。消费收缩既有疫情冲击下消费场景消失、消费活动暂停的影响,也有2020年疫情以来居民收入增长放缓、抑制消费需求的因素。2021年一季度以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从12.2%一路下降至今年一季度的5.4%。消费收缩还有疫情冲击下失业率上升的原因。2021年以来,中小微民营企业、服务业就业和毕业生就业情况持续恶化,特别是16—24岁人口失业率快速攀升,失业造成无收入人群增加,很大程度上拉低了整体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