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人世间的经济遐思

来源: 《中国外汇》2022年第8期 作者:程实 编辑:张美思
微观之力将聚沙成塔,对政策方向产生深刻影响,并最终重塑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的未来形状。这个未来形状,就是“高质量发展”。

今天要写的《人世间》,想必大家都已经看过、听过,或者在朋友圈里刷到过。《人世间》是一本小说,一部电视剧,一首歌,一部中国老百姓半个世纪的成长史。在新冠肺炎疫情倒春寒的当下,《人世间》里的烟火气和沧桑感很容易引起共情。每看完一集《人世间》,电视剧同名片尾曲响起的时候,这种共情更是随着雷佳完美的声音得以升华:“草木会发芽,孩子会长大;岁月的列车,不为谁停下;命运的站台,悲欢离合,都是刹那;人像雪花一样,飞很高,又融化;世间的苦啊,爱要离散雨要下;世间的甜啊,走多远都记得回家;平凡的我们,撑起屋檐之下一方烟火,不管人世间多少沧桑变化。”

人世间的确有太多预料不到的沧桑变化,比如一疫三年的病毒,比如和平年代的战争,比如金融市场的巨震,比如你我微不足道却又鲜活浓烈的人生。正因为如此,很多人爱看《人世间》,毕竟主人公们平淡而曲折的一生,和我们有太多相似之处。普通百姓在逆境里的深情坚守、在未知中的不屈探索、在诱惑前的问心选择,既不易、又珍贵,总是能给感同身受的我们带来慰藉与激励。

《人世间》的出圈,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无论世事如何浮沉,人性总是共通的,越是横跨时空的趋势、历经磨难的情感,越是具有穿透力和感染力,越是能对人类经济社会的长期所向产生根本性影响。观察网上和身边朋友们对《人世间》电视剧的观后感,我发现大多数人有两点共鸣。一是觉得前半部比后半部好看,二是觉得整部剧比较惨。第一点共鸣其实很有意思,上半部背景是改革开放前十年和初期阶段,那个时候,物质很贫乏,时间也过得很慢,但精神获得感和个人每一点努力都显得弥足珍贵和打动人心;后半部背景是改革开放持续深入的三十年,剧情节奏和时代发展一样加速了,但友情、亲情和爱情似乎淡薄了很多,追求的东西越多,失去的东西也就越多。第二点共鸣则有些让人欲说还休,其实梁晓声的《人世间》小说原著,比电视剧改编后的版本,要更惨一些,或者换个更贴切的词,更真实一些。电视剧里,一些人物的结果比较悲剧,但这种悲剧在我看来是唯美的,因为人物在选择过程中大多站在良知、理性和善良的一面,只不过事不遂人愿、人算不如天算。小说则展现了人性更加真实复杂的样子,哪怕是好人周秉义、郝冬梅、周炳坤,也都有自私和阴暗的一面。

当然,从投行经济学家的专业角度看,这些共鸣及其与现实微妙的对比,都充分反映了中国微观社会对宏观发展的期待、诉求和念想,这些微观之力将聚沙成塔,对政策方向产生深刻影响,并最终重塑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的未来形状。这个未来形状,就是“高质量发展”。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