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文章

境外机构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进展与启示

来源: 《中国外汇》2021年第22期 作者:王莹丽 编辑:白琳
境外机构参与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程度日益加深,参与渠道多样,投资便利度不断提升,汇率风险管理渠道也不断丰富。

从2005年起,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China Interbank Bond Market,CIBM)对外开放程度持续提升,参与机构不断丰富,形成了境外机构投资者有序参与CIBM的良好局面。随着相关监管政策的不断推出,境外机构参与我国债券市场的投资便利度不断提升,相关管理规范不断优化完善,参与模式不断创新升级,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前景广阔。

境外机构参与CIBM的进展情况

CIBM经历了20多年的快速发展,市场规模显著扩张,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升。为持续推动CIBM对外开放,监管机构不断出台政策,引导境外机构有序参与CIBM,以满足境外人民币回流投资和境外机构增持人民币资产的需求。目前,境外机构参与CIBM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和情况。

第一,参与CIBM的境外投资者数量不断增加,结构不断丰富且以央行类机构占主导。随着CIBM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境外机构参与CIBM的范围不断扩大,参与机构不断丰富。目前,参与CIBM市场的境外机构主要有境外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国际金融组织、主权财富基金(下文统称“境外央行类机构”);合格境外投资者(QFII)、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境外依法注册成立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及其他资产管理机构等各类金融机构(包括上述金融机构依法合规面向客户发行的投资产品),以及养老基金、慈善基金、捐赠基金等人民银行认可的其他中长期机构投资者。截至2020年12月,参与CIBM的境外机构增加到1091家;境外投资者在中央结算公司的人民币债券托管余额达到约2.88万亿元,其中境外央行类机构占比约55%(见图1)。

本文是付费内容,请先 登录数字阅读账户订阅数字杂志
数字杂志阅读
您尚未登陆
登陆 注册
本期